節前無大戰事已經成為了多空雙方的大方向共識,不僅中國因為春節和大範圍雨雪天氣而交投低迷,美國也因為東海岸出現了暴風雪天氣而導致市場人士提前立場,成交同樣極為清淡。可神奇的就是,沒有量能的支持(說白了就是沒有太多「抄底盤)大盤卻依然屹立不倒,雙向市的美股自然好說,伯南克一再強調書面證詞中的「經濟復甦後將提高貼現率」不是貨幣緊縮政策,僅僅是因為「聯儲計劃逐步取消超常規的流動性注入措施」而已,所以道指在一度跳水後又頑強轉漲,最終三大股指都只是小跌。單向市的A股則有些不尋常了,在地價連連出現的情況下股價卻連連攀高,做空力量幾乎「形同虛設」,看來不僅中國足球創造了破32年記錄的奇跡,中國股市也不願意毀掉廣大人民過節的好心情。
當然,筆者一向不願意拿足球比股市,尤其是中國的,因為兩者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足球搞不好只是體育產業,市場搞不好毀壞的可能是實體經濟(絕非不願意看到國足搞好,只是客觀事實)。目前市場的走好完全是因為紅包行情刻意而為之嗎?昨天就說過,這與連續下跌後的「糾錯」有關,近期周邊走勢開始回暖,原因據說是希臘問題「有望解決」(其實就是下跌波段暫時夠了),海關10日發佈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繼續恢復性增長,已初步恢復到2008年同期水平。這些內外因素都是市場在縮量下還能保持樂觀的原動力,也是糾錯的參照物。最引人關注的還是今天發佈的經濟數據,從盤面上看,不溫不火的走勢也基本反映了數據的作用。
簡單的來看,CPI低於預期,卻沒有離開「媒體預測」,總之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數字:1.5%,這樣的數據顯然再次告訴我們,加息短期內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們要提防的是緊縮過度產生的「通縮風險」(PPI雖然增長4.3%,可別忘了去年1月是個什麼水平)。新增信貸1.39萬億,也不令人意外,每次信貸公佈都會有說法,低了會認為流動性不足,高了會認為觸發貨幣回流措施,反正銀行股永遠是討不到好的,我們不妨撥開雲霧看核心:M1增長38.96%,M2增長25.98%,這還是個相當驚人的水平,貨幣供應量的「不差錢」和交投的清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次告訴我們不是真的沒資金,而是資金早已經瞄準了節後的博弈。
反映到盤面上,部分和近期數據掛鉤的板塊有一定的表現(這個會在收評繼續說明),但活躍度跟「正常市道」根本無法相比。漲幅超過3%個股不超過70家,跌幅超過3%的個股更是只有23家,大部分個股就在窄幅震盪中耗著時間,所以指數也就呈現出平靜中略有漲升的「不溫不火」狀態。雖然筆者強調過3000點在頻繁反覆中早已不是什麼必須攻城拔寨拿下的目標,但在資金無主心骨的情況下無形中還是把三千作為一個有爭奪意義的點位,在數據公佈後指數出現過一波「發力」攻擊,但剛到三千就被壓制回來一直跌到收盤。筆者認為這樣的跌浪只是小時級別的,持續能力不強,畢竟盤面來看做空動力僅僅是由於「獲利回吐」引起的,並沒有那麼糟糕。午後大盤可能還會維持在昨收附近做這樣的不溫不火式的整理,至於3000點破不破,就看權重股是否小小表現一下了。
- Feb 11 Thu 2010 13:11
不溫不火 市場已反映數據作用
- Jan 22 Fri 2010 12:10
曾淵滄專欄:只要能保八 股市死不了
曾淵滄專欄:只要能保八 股市死不了
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經濟增長成功「保八」,全年增長為 8.7%,比目標好一點點,但是比 2008年是差了, 2008年的增長率是 9.6%。
通脹的情況也算是溫和,還沒有出現問題,全年的通脹率是負 0.7%,即是通縮。但是,去年 12月的物價就比 2008年 12月的物價上漲 1.9%,這說明 2010年出現通脹的機會很大。這也是人民銀行之所以在今年一開始就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原因。
但是,因為經濟增長只是屬於剛剛好可以「保八」,因此,我估計中央收緊銀根的步伐不會太快,如果太快,的確可能破壞了「保八」的大目標。
「保八」為什麼這麼重要?
這是因為中央政府的長遠大計是把農村過剩的人口遷移到城市,特別是二三線城市,中國農村不需要那麼多人,美國農民人民只佔全國人口的 3%,但是,農民入城,要幹什麼?因此,經濟必須保持較快水平的增長,才能夠不斷地在城市創造就業機會,讓入城的農民安頓下來,讓中國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再到服務業社會。因此,中長線而言,我不擔心,中國經濟發展會因為收緊銀根而減速,只要經濟發展繼續維持 8%增長,股市死不了。
恆指大圓頂 調整在即
放大圖片
不過,短期而言,恆指已跌破我昨日建議的減持位 20900點,過去 3次恆指都守穩這個水平,如今跌破,就得向下尋找新的支持位。
恆指從去年 3月由 11000點向上升至 23000點,升幅超過 1倍,其間競然沒有什麼像樣的調整,是一個奇跡。然而,突破 2萬點之後的升勢已轉型,升勢放慢,過了 23000點後也呈現慢慢向下的走勢,是一個大圓頂的走勢,大圓頂即表示這個調整的確是明顯的,是去年 3月開始的升勢中的第一次明顯調整。
前日我特別提到,近日香港地產股跌得莫名其妙,昨日答案揭曉。昨日特區政府公佈 50年舊樓強制拍賣的門檻將由 9成降至 8成,門檻下降意味著市區舊樓重建的速度會加快,增加樓房的供應。昨日地產股跌幅再一次遠超過指數的跌幅。恆隆地產( 101)跌幅高達 5.3%,恆基地產( 012)也跌超過 4%。
曾淵滄
- Jan 22 Fri 2010 12:09
二萬一失守 斬倉盤湧現 預期將加息 魚缸起風浪
二萬一失守 斬倉盤湧現 預期將加息 魚缸起風浪
欄名:股海導航
˙市場對內地加息預期加深,兼擔心資金外流,恆指昨跌穿二萬一大關。
˙短有超賣,不排除先作反彈再探低位,即市阻力約21300至21400。
恆指支持暫處20000,人心偏弱,宜避重就輕。
道指週三一度挫逾200點,原因是市場擔心中國逐步收緊銀根,真是世界輪流轉,中國財金影響力連美國都受震盪,這是20年前想也想不到的。
港股無可避免愈向內地因素靠攏,睇得通內地政、經動向,就是掌握到港股的跳動脈搏。可惜現在是睇不通,以致流言四起,人行與銀監會能否力壓過急的借貸增量,商業銀行是否按指示辦事成關鍵。照計,內地的商業銀行應該美國同業較受中央政策影響,但實行起來多少打折扣。
息率走向短期難有定案
要做到貨幣供量與經濟增長平衡,知易行難。去年底以來,市場雖已預期今年人行會收緊銀根,但會否重蹈以往所遇問題:一放則過松,一收即過緊。對股民來講,這是預知的風險,但卻不易迴避,只有見步行步,避重就輕,待真的調控政策出台,反視為壞消息已消化而酌量低吸。
昨日內地公佈了一系列經濟數據,經濟增長的「保八」任務圓滿完成,09年全年GDP增長達8.7%;但同時通脹亦開始升溫,去年12月按年比增長,PPI升1.7%;CPI升1.9%。實際數據均高於市場預期,但同時又不是太意外。因為溫總年底已提示過今年不容忽視通脹的威脅,已表明中央已有備而戰。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物價多少受寒冷天氣影響,刺激食品價格上升,通脹會否惡化,仍等今年2、3月的CPI數據公佈才見端倪。奈何股民的耐性有限,加上有更多證券商預期提早加息,部分股民惟有急轉彎有疑問先減磅。
除了市場預期人行加息情緒加深外,亦要留意美國的抵押貸款利率將揚升。有指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一旦在3月底停止買進抵押支持證券(MBS),就需要有民間買家接手這個在金融危機高峰時期獲得政府支持的市場,意味MBS提供的回報率須優於現有利率,如此一來抵押貸款利率將走升。利率上升令公債市場的避險活動活躍起來,因此,較長期美國公債價格可能下跌,收益率則應聲上揚,屆時市場對利率上升的憂慮勢必加深。
斬倉盤增令期指交投大增
話說回來,昨日在港股大跌的同時,內銀股A股卻出奇冷靜,是內地股民不識驚 還是本港期指大戶另有部署,值得深思。恆指昨最低見20828,收報20862,跌423點,成交額831.31億元。至於期指,則錄得逾10萬張近期罕見大成交,期指更低見20712,收報20743,再勁跌440點,相信是恆指質穿二萬一關鍵位觸發好友斬倉投降。過去兩日來,期指已勁插逾800點,當好友投降得七七八八,超短港股或可從技術超賣先來個反彈,但心魔仍重,反彈之後仍料續受壓。
目前來講,現實是加息預期已提早、美指數又反彈,港又轉弱,均意味資金有外流可能。且見去年資金流入而有出色表現的本港地產股如恆地(00012)、新地(00016)、恆隆地產(00101)昨遭拋售,分別下跌2%至5%,可見市場對資金外流的預期,真的怕得要命!現市況已不能靠客觀利好,例如經濟改善、企業利潤改善去支。恆指21000的支持力不及去年12月底堅固,今趟21000失守,問題是會再跌多少 何時才能重返其上,按週三本欄估計,下一級要探的支持關口,保守估計仍以20000作參考,但提防淡友殺得性起,下周又逢期指結算,借人行加息預期作藉口,趁悲觀情緒正濃,反覆探試低位,就要以複式頭肩頂之量度跌幅約至19000作兩手準備。看好年內前景者,也應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以最壞的預期來希望迎接最好的結果。
超賣反彈過後料受壓
總之,中美之息率走向,已成為股民心中魔障,魔障一日未除,超賣反彈也有限度,即市阻力約21300及20400,筆者自知最近的推介成績也是差強人意,皆因市況真的不就,短炒作強調嚴守止蝕。如1月7日推介以8元收集的盈德氣體(02168)昨跌穿7.5元止蝕。1月2日曾推介的東方電氣(01072)從觀察到近周A股正異動向上,由人民幣44元升至昨收市價46.89元,但H股股價仍回軟,昨收40.5元。港交所(00388)亦難敵市場逆風,在跌市維持逾700億元的成交額下,該股亦要從早前高位154元反覆而回至昨日收市價142.1元,面對逆市,只能順勢而行,除嚴守止蝕外,也忌高追。
- Jan 22 Fri 2010 12:09
收水期提供低吸機會
收水期提供低吸機會
欄名:編者的話
內地第四季GDP按年上升10.7%,12月CPI按年上升1.9%。去年第四季是高增長低通脹,可惜現時市場擔心通脹升溫,需要收水,令到經濟增長放緩,打擊投資意欲。
2003年第二季,內地經濟受「非典」打擊而下滑,GDP降至只有7.9%,其後回復較快增長,03年第四季上升至9.9%。同期,CPI由03年6月的0.3%,反覆上升,到了年底,升至3.2%。
2004年初,當局為免經濟過熱,引致通脹失控,開始宏觀調控,手法同樣是大幅抽資。結果,04年首3季的GDP年率持續微降,分別是9.8%、9.6%及9.1%。同期,CPI呈先升後降的趨勢,在第三季,即04年7月及8月高見5.3%後回落。其後,CPI呈現反覆下跌(長達19個月,至06年3月低見0.8%),04年12月回落至2.4%,亦即是溫和的水平。恆指在04年3至5月下跌,但自04年第四季開始,因為再次進入高增長低通脹的利好投資環境,恆指亦在該年底前,突破了年初的高位。
基於2004年內地收水調控的經驗,現時開始收水,估計今年1季度GDP回落至10.0%左右,CPI則升至約3.5%。第二季GDP進一步回落至約9.5%,CPI則升4.5%左右。第三季GDP回落至9.0%,CPI可能會輕微高於5.0%,然後逐步回落。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週三在港明確表示,今年信貸增長目標為7.5萬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傳聞數字一樣),這個數字較09年底總貸款餘額40萬億元人民幣高18.75%。今年貸款總量18.75%的增幅,較去年底32%的增幅少了,但仍然屬於寬鬆、充裕的水平。因此,無論加存款準備金或者加息,只要這個信貸增長目標沒有改變,貨幣政策仍然是適度從寬。
未來一段時間,我們仍會不停聽到收水之聲,除加存款準備金外,還包括加息,股市將不停受到震盪。不過,內地經濟已全面復甦,目前是防過熱而非擔心過冷。收水後,貨幣政策仍然適度從寬,GDP會維持在約9%左右,亦即是經濟將會平穩較快地發展,一旦CPI由升轉跌或橫行,港股將有運行。2004年港股怎樣行,之後又怎樣行,請參考下圖。
- Jan 22 Fri 2010 12:08
決定盈虧的十二條炒股真經
決定盈虧的十二條炒股真經
1、股市永遠是心理和資金的博弈場所,沒有好的心態,沒有資金保護意識,必然要在股市中慘敗。
2、「忍不住買股票,捨不得賣股票」是我們散戶虧錢的最大原因。我們散戶在資金量方面、消息渠道方面、研究分析方面、人脈關係方面都比不上機構,那麼我們只能完善自己--買股票之前忍一忍,賣股票的時候果斷一些,「貪」和「怕」是股市最鋒利的兩把尖刀。
3、交通事故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是色盲,就能看到紅綠燈,然而悲哀的是很多人都「視而不見」;股市中大部分虧損不是因為技術不過關,而是因為不遵守紀律,給自己定的止損位和止盈位多半是形同虛設。
4、任何時候都不要依賴別人,股市裡最可靠的是自己。與其為機構折腰,不如自己好好去學習研究,完善自己。
5、股市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大賭場,只不過被國家允許罷了。那麼對於我們這些股民來說,既然進了股市這個賭場,願賭就要服輸,股市賺錢虧錢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心態給弄壞了。大部分賭徒就是因為心態變壞,從而陷入不斷虧錢的惡性循環。
6、股市裡面沒有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專家也未必是贏家,不是專家也未必是輸家。
7、不要盲目學太多的分析方法,因為盲目地學習只會讓我們喪失最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了什麼是黃金分割,什麼是波浪理論,知道怎樣看報表,知道了分析市場消息,卻容易忘掉「止損保命」這個最基本的原則。(理念隨筆之二十三:炒股的最高技巧,就是最簡單技巧)
8、我們對於陌生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所以總是頻繁換股;然而陌生的東西充滿著未知的風險,很多個股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屬於哪個行業,不知道是否已經是高位,不知道上漲背後的原因,就盲目買進,結果損失慘重。因此,頻繁換股是不可取的,頻繁換股增加了我們對於股市的陌生感,頻繁換股的結局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而且錯過主升浪,頻繁換股是我們虧損的最大原因之一。
9、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股市裡也存在物極必反的道理,因此,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理性地在大漲後退出,在大跌後搶進。逆向思維,是股市中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我們要知道,股市是反人性的。
10、大盤分析固然重要,但我們買賣的是個股,我們不能買大盤。因此,少花點時間分析和討論大盤,多花點時間瞭解自己買的公司,瞭解公司的經營情況,瞭解公司的發展情況,瞭解公司的股東情況,瞭解股票的技術面,瞭解股票有哪些機構參與……這些直接關乎到我們盈虧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11、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會空倉的是師爺。
12、散戶的實力是無法和機構比的,因此,我們需要靈活作戰。第一,我們要用游擊戰,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第二,我們要用持久戰,盯住一隻股票後,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隻股票每一年都會有一到兩次主升浪,只要能抓住主升浪,賺錢不是難事。
- Jan 22 Fri 2010 12:08
散戶炒股必然要經歷的三重考驗
散戶炒股必然要經歷的三重考驗
一、寂寞的考驗
在股市,往往高手都寂寞,因為高手不人云亦云,不成天打探消息,不隨波逐流,對股市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股市火時能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在一片恐慌時能看到股市的機會,知道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有的人明明在低位買了一隻質地不錯的股票,由於莊家還沒有完全建好倉,莊家還在反覆洗盤震倉,有時莊家建好倉後甚至會在往下挖個坑,耐不得寂寞的人,往往忍受不了這個寂寞,有的在本該在坑裡搶籌碼的時候割肉跑了,有的在股票剛啟動時剛解套就跑了,然而剛賣掉股票,股票就飆升,後悔不已,有的人甚至大罵莊家太壞!你想想,莊家不是雷鋒,它是來賺錢的,在底部,散戶忍受不了寂寞是很難賺著錢的,往往越是大黑馬大牛股,在底部盤整時間越長,俗話說:「橫作多長,豎作多高」就是這個道理。
二、洗盤震倉的考驗
機構建好倉後,為了提高散戶追漲的成本,一般會迅速拉高,脫離自己的成本區進行洗盤震倉,有時震盪往往很厲害,短線和中線指標都會跌破,在這種情況下,高手往往能承受這種心理壓力,會趁回調時繼續加倉,而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選擇拋出股票,有的人在高點沒有賣出,跌下來後心裡直後悔,我怎麼沒有在什麼什麼價賣了,於是乎不是在回調到低位時賣掉,就是在剛漲時賣掉,結果一隻大牛股讓他錯過,被莊家甩下馬,自己頂多賺點菜錢。
三、各種誘惑的考驗
股票市場,天天都有漲停的股票,各種消息滿天飛,真的假的都有,有的人分不清真假,四處打聽消息,這個股票也好,那個股票也不錯,到處都是黑馬,真是滿地都是黃金股,這個股該買,那只股也該買,光嫌自己的錢太少,而自己買的股票拿在手上,兩三天不漲心理就著急了,心裡就忍不住,就想賣掉去追瘋漲的股票,結果一進去他就不漲了,剛賣掉的股票轉眼就飆升,這就是賣啥啥漲,買啥啥跌。要知道,在股市裡再多的錢都不算多,現在兩市每天成交量超過壹千億,幾百萬上千萬都等於是沒有錢,一兩億也控制不了一隻股票,你能每隻黑馬都騎上?自己買的股票每天都漲停板?那是不現實的,就是機構大戶也做不到。一波行情結束,大盤漲100%,你的資金也能增加100%就不錯了,能增加200%就很不得了,能增加200%以上就成神了。可以說,一波行情下來,80%以上的人不會賺錢,10%的人能小賺一點,只有不到10%的人能賺100%以上。
所以說,要想在股票市場賺著錢,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擺正好心態!股市裡的水太多,夠自己喝就行了。
- Jan 22 Fri 2010 12:08
給初學者的幾句話
給初學者的幾句話
1,介入的標準。如果你選的票,符合長期持股的標準,你就拿著;如果不符合,就做趨勢。我們都說市盈率的標準,但還要結合經濟的大背景,這樣說有些籠統,我們拿石油舉例,石油20美金是一個標準,70美金和140美金是另外兩個標準。所以,我們看市盈率時,還要看這個企業的景氣週期,處在什麼位置上。
現在滬市平均27倍,深市41倍,中小創業60到100倍,幾乎沒有長期投資價值。
長投應在8到15倍左右,當然新興市場有它的成長性,但這需要精選。同時還要看三年均價,看分紅,這是硬指標。
2,擇時介入。很多股民的自控力差,一旦養成操作習慣就很難改變。有時持股就永遠持股,不看趨勢,或永遠短炒,不看時機是否適合短線炒作。
這種不看大勢的操作是很難持久贏利的。這就需要根據自己的風格制定中長線或短線操作的策略。
盤感不好,承受力超強的適合中長線;盤感好,承受力差的適合做短線。
中長線的持股時間和空倉時間都應該較長,比如選好股進場就準備握個半年以上或一兩年,一旦退出,持幣時間也需要幾個月或更長時間,等待市場充分調整,等待下一個更好的介入點。
如果無法忍受長期空倉,可對此原則妥協一下,需要空倉時,可10到30%的倉。
短中線也可數周或2到3個月。
短線的原則就是做得好就做,做不好就停。
因為股市永遠是漲漲跌跌的,我們這種策略,就是對這種不斷的漲跌趨勢服務的。
在漲勢中持股,避開跌勢,我們的賬面就會持續性增長了。
3,初學者動用的資金不要超過個人現金的20%。如10萬,只可以投2萬。
不盈利,就永遠不要追加投資。
4,學點技術,懂得什麼是多頭市場,什麼是空頭市場,什麼是平衡市。
多頭市場持股,空頭市場持幣,平衡市觀望為主。
5,盡量不要模擬,模擬會使你養成很隨意的習慣,不要看即時股評,因為100個人100個看法,不同的多空看法對盤口的解釋也會相差懸殊,使你不知所措。
學會自己看盤這是根本。
6,有些原則是不可以妥協的,如不盈利不可以追加投資原則,股市有漲就有跌原則,這是不可以懷疑的。不急於求成原則,包括資金,太少就不要玩股,玩股就一定是閒錢,包括以後的融資融券期指,不做到100萬不要去考慮動它。止損退出原則,10%應是考慮的標準線。
長期投資原則,不要有短期暴富的念頭;長期投資原則不是長期持股,而是幾十年謹慎操作力求贏利做過國債即可,追求長期穩健獲利;它的基本點,就是不虧本。
7,簡單原則。新股民最簡單的方法,是鎖住幾隻目標股,最好不超過五隻,等待目標股上漲的機會,從其中2到3只個股中套利。
沒有機會就持幣觀望,不輕易介入。
8,永遠記住這是一個風險市場,有很多股民入市十幾年都不掙錢。
因此,越是不當回事【介入時機】,越是急躁,越不好掙錢;相反,等待最好的機會一年中入市做幾次,不求高額回報,反而更易成功。
- Jan 22 Fri 2010 12:05
今日點評:許多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機構們最糾結地方
今日點評:許多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機構們最糾結地方
今日市場消息面:60家基金公司的595只基金2009年四季報22日披露完畢。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四季度基金大幅加倉5.91個百分點,可比的主動投資股票方向基金倉位猛增至85.97%,創歷史新高。報告期內基金整體盈利達3252.67億元,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出現逾千億份淨贖回。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淘汰落後產能工作。
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作為首個獲批復的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是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對於探索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新途徑和新模式、深入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股指期貨的準備工作又進一步。記者從相關渠道瞭解到,中金所從1月20日起,為已經取得會員資格的期貨公司,按照全面結算會員、交易結算會員和交易會員分類,集中辦理入會相關手續。期貨公司將獲得相應席位,並繳納基礎結算擔保金和最低結算準備金。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09年我國GDP同比增長8.7%,"保八"超預期,國民經濟實現V型反彈。他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而且增長質量將不斷提高。同時,他對今年的通脹形勢表示擔心。
今年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流通元年。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兩市流通比例達到六成,到今年年底,A股市場將基本實現全流通,流通市值占比將接近九成。股改將中國股市帶入全流通時代,全流通時代將促進市場格局發生新變化。
受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採取措施限制商業銀行規模的講話的影響,21日紐約股市連續第二天大幅下跌,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200點以上。A股的受外圍影響也不容小視,早盤滬深開盤報3118.72點,跌近45點左右。離半年線只一步之遙。
盤口顯示,首批28家公司的機構所持網下配售股將解禁。據《每日經濟經濟》記者統計,這28家公司的網下配售股份高達1.22億股,若以昨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高達56.72億元,機構累計賬面浮盈為25.77億元。考慮到目前創業板慘淡的成交量,以及參與配售機構浮盈較大,這批巨量的解禁股或將成為創業板近期的一顆"定時炸彈"。今日創業板個股集體下跌10家跌幅在5%以上,跌幅最大為華力創通(300045)逼近跌停。隨著貨幣政策趨緊市場結構分化將進一步加劇,半年線重心逐漸下滑。
今日是週五,投資者本能上會擔心週末消息面變化。以當前形勢而言,可能擔心利空者會多於預期利好者。重要的是,許多擔憂並非毫無道理。筆者認為,不管是銀根,還是印花稅等事項,均有可擔心之處,如果是明顯不可能的事,謠言也不會有那麼大市場了。因此,不排除股指再度下殺的可能,投資者宜繼續謹慎。當前股指如果迅速向上反攻,則震盪格局不變,投資者也不見得會踏空多少;可萬一再度下殺,則破位即告確立,故即使從博弈角度看,也應以派發為主。
有市場人士分析,實際上,聯繫到近期近期管理層的動作,就不難發現A股緣何難以上漲了。昨日央票利率再上調4個基點,這已是年內第三次上調央票利率了,而本周剛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再聯繫到新股頻發,管理層已在釋放資金緊縮的信號。而且昨日數據中,去年12月CPI增幅達1.9%,更讓機構擔心進一步緊縮出台。在這樣的情況下,究竟該依照經濟基本面超預期而做多還是順應流動性緊縮而採取防禦措施,正是機構們最糾結的地方。可以說目前A股正處於經濟基本面向好但流動性逐漸退出,還未適應過來的陣痛期。
這樣的陣痛究竟要過渡多久尚難預料,不過昨日數據發佈後,港股收盤大跌2%,中資股普遍大跌,也反映了海外資金對A股短期不太樂觀,而從形態上看,港股K線形態已跌破去年11月以來形成的平台底部。儘管昨日滬指仍守住下軌支撐,但操作上,還是宜做好支撐位被擊破的心理準備。
不過,即使股指短期上升通道被擊破後,也不意味著洪水猛獸般的熊市到來,無非是再向下尋求新的支撐而已;即使短期支撐跌破後,股指仍然運行於從1664點起來後與去年3月和9月低點連線構成的長期上升通道之上。經濟實實在在的V型復甦將對市場形成堅實的支撐,而等市場度過這個陣痛期後,市場仍有望回歸到基本面主導的軌道上運行。
新能源:核電行業爆發性增長即將到來
◆我們預測,國家很可能於近期上調2020核電規劃至8000萬千瓦
《2007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制訂了2020年前核電總裝機4000萬千瓦的目標,而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核電站已達到3600萬千瓦,核電作為目前最清潔、最經濟的發電方式,是目前最適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方式之一,我們預測國家很可能於近期上調2020年核電裝機目標至8000萬千瓦。
◆未來10年核電行業總投資將達9800億元,2011-2012年將迎來高峰
根據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8000萬千萬瓦的規劃,我們測算未來10年核電市場總投資額將達到9800億元,年平均投資額接近1000億元。根據在建項目測算,未來三年有望迎來核電投資高峰,預計未來三年核核電總投資將達到3600億元,年複合增長70%。
◆2009-2011年核電設備製造業復合增速130%,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
核電設備占核電站總投資額50%,我們預測新規劃將給核電設備製造行業帶來3300億元新增市場容量。未來三年,核電設備製造行業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我們預測核電設備製造行業2009-2011年核電設備投資額將分別達到180億、535億和982億,年複合增長率130%。
◆關鍵設備製造商看好東方電氣
我們認為未來的市場份額是決定關鍵設備製造商業績的重要因素,從三大電器製造商各自的技術優勢以及與核電運營商合作關係來看,東方電氣將在二代改技術上佔有超過50%的份額,在三代領域,東方電氣市場份額有望達到40%。我們對核電關鍵設備提供商的排序為:東方電氣(600875)、哈動力(HK.1133)、上海電氣(601727)。
我們測算,2009-2011年東方電氣核電業務收入分別為15億、30億和97億元。
◆核電設備製造板塊看好中核科技
核級閥門國產化率不到50%,高端閥門的進口替代將使公司具有較高的核電業績彈性,公司目前單座核電站訂單在4000萬元左右,隨著後續核級閥門的開發,公司單座核電站訂單量有望提高到6000萬元以上。
按照核電站開工時間推算,2011年和2012年有望成為中核科技核電閥門業務的爆發年。我們測算2010-2012年公司核電業務收入將分別達到0.76、2.16和3.03億元,2010-2012年核電業務復合增速70%,2010年公司核電業務收入占比有望超過20%。(光大證券)
汽車行業:盛宴進入高潮 乘用車行業隱憂漸顯
行業持續景氣,增長有望延續09年以來,在購置稅減半、汽車下鄉等一系列政策的刺激下,汽車行業扭轉了08年下半年的銷售低迷,快速回暖,銷量屢創新高。針對市場對銷售透支的擔心,我們經測算後認為,09年的銷售增長更多的是彌補08年的銷售不足,而非大規模透支未來需求。因此汽車行業2010年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有望達到15%。
轎車行業上半年無憂,下半年壓力顯現我們認為,轎車行業很難複製09年的高增速,但在需求遞延、一線地區銷售回暖以及政策面將依然寬鬆等因素的支持下,全年銷售增速仍將保持在18%左右。其中,中高排量轎車銷售將會持續回暖。預計上半年轎車行業產能利用率為86%左右,而下半年則回落至76%,產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將對行業盈利構成一定壓力。此外,下半年在銷量增速放緩、競爭加劇以及產能釋放的影響下,也將給價格帶來下降的壓力。
重卡行業將受益於投資增長與物流復甦預計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與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都將達到30%左右,這將有助於繼續拉動工程類重卡的銷售,而出口與國內物流的改善,也將使物流用重卡需求持續回升,綜合來看,重卡全年銷售增速有望達到15%左右。
大中客行業將受益於旅遊與公交客車增長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舉辦,將對公交車輛的銷售帶來較大的刺激,而09年的低基數,也將幫助大中客實現恢復性增長,2010年銷售增速有望超過17%。
2010年將達到行業盈利高點汽車行業盈利水平受產能利用率的影響最為直接。2010年上半年,在產能利用率保持高位的帶動下,行業盈利水平將達到近年高點,而下半年,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行業盈利能力將有一定下滑。全年行業盈利有望增長25-30%左右。
投資策略:我們認為目前汽車行業依舊處於上升階段,但股價繼續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較小,因此維持"增持"評級。2010年的投資策略是重點把握受益於行業回暖、銷售結構改善的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兼併重組等帶來的主題性投資機會。乘用車方面推薦上海汽車,商用車方面推薦星馬汽車、宇通客車。(湘財證券)
一場危機正悄悄逼近創業板 1.22億配售股將"出籠"
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網下配售股1月30日解禁,目前市值高達50多億元
1月30日,將是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3個月的重要時點--28家公司累計1.22億股網下配售股將解禁。考慮到目前創業板慘淡的成交量,以及參與配售機構浮盈較大,這批巨量的解禁股或將成為創業板近期的一顆"定時炸彈"。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投資者尚未注意到這點。
猛虎出籠
1.22億配售股將解禁
2009年10月30日,在萬眾期待下,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集體上市,首日高達106.23%的平均漲幅,更是創下紀錄。但也正是這個紀錄,讓上億元的追漲資金被套。截至昨日(1月21日)收盤,僅有新寧物流、大禹節水、吉峰農機以及金亞科技4只個股的股價曾經超過上市首日的最高價,其餘24只個股一直未能突破高點。
1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的機構所持網下配售股將解禁。據《每日經濟經濟》記者統計,這28家公司的網下配售股份高達1.22億股,若以昨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高達56.72億元,機構累計賬面浮盈為25.77億元。這一規模對於這28家創業板公司意味著什麼呢?
隨著第二、三、四批創業板公司陸續上市交易,投資者對創業板首批28只個股的投資熱情明顯降低,日成交量每況愈下。粗略統計,近來創業板首批28只個股的日成交總額很難達到3000萬股,成交量基本在2500萬股至2800萬股之間。即使以日均成交3000萬股來計算,1.22億股同時上市,需要超過4個交易日才能全部消化。
個股方面,目前吉峰農機、金亞科技、大禹節水、華星創業、安科生物、探路者以及億緯鋰能這7只個股的股價,較各自發行價漲幅超過100%。其中,吉峰農機漲幅高達205.41%,由於其網下配售股有448萬股,參與認購的機構浮盈達1.63億元。雖然該股目前日成交相對活躍,每日成交200萬股左右,但假設機構全部拋售488萬股解禁股,還是需要約3個交易日才能完全消化。
由此來看,1.22億股配售股的"能量",足以"震撼"整個創業板。
拋壓襲來
投資者應小心為上
投資者是否已關注到即將解禁的創業板配售股?
已配置了創業板的私募基金經理龍騰資產總經理吳險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已注意到創業板首批配售股即將解禁。他認為,由於現在市場較弱,機構配售股上市的負面效應會被放大,首批28家公司限售股上市首日或許會大面積跌停。不過,對於自己持有的創業板股票,他表示不會賣出。"一方面我們配的創業板比較少,買就是買的關注;另一方面買的公司都是我們比較看好的,如果其他機構拋售造成大跌或跌停,我們還會考慮加倉。"
有市場分析也指出,從主板新股和中小板新股網下配售股解禁情況來看,在解禁後初期,這些個股的股價往往會有巨大波動。如有足夠資金接盤,股價或許受影響有限,否則很可能大跌。目前,創業板個股交易狀況遠不及剛開市時那麼火爆,每天成交金額有限,不排除解禁後首個交易日28家公司的股票全部大跌甚至跌停的可能。
但也有業內人士尚未關注到這一狀況。長城證券分析師宋紹峰就表示,他目前還未關注創業板配售股即將上市的事宜。他也認為,配售股解禁上市所帶來的負面因素大於正面因素,"短期來看,這些個股的股價肯定是起不來了。"
創業板:千億資金解禁後或存稅收漏洞
從10月30日28只創業板公司股票同時掛牌交易開始,中小股民們與創業板公司的明星股東們一起感受著"一夜暴富"的瘋狂。但天堂到地獄往往只有一步之遙。短短一周時間,28只創業板股票中,14只跌破了上市首日開盤價,25只跌破上市首日收盤價,6個交易日700億市值灰飛煙滅。隨著創業板股票的價值"回歸",中小股民將為自己的瘋狂和衝動付出代價。
創業板 百萬散戶千億資金鑽進"套牢魔咒" 解禁後或存稅收漏洞
創業板"高燒"之後又"低壓"
依稀返現五年前景象
10月30日,28只創業板公司股票同時掛牌交易,開盤半小時之內,15只個股股價翻番,5只個股漲幅超過150%,其中,安科生物(300009)漲幅超過200%;28只個股市盈率全部成功站上50倍,8只個股市盈率超過百倍,華誼兄弟(300027)市盈率高達270倍,居榜首。在全部28只個股中,共有20只個股"半小時"換手率超過50%。其中,華誼兄弟以63.66元的股價開盤漲幅奪魁,此後高開高走,10時51分,因漲幅達到開盤價的20%而被臨時停牌30分鐘。11時21分復牌後,華誼兄弟繼續大步向前,最高達到91.80元。午後逐步回落,尾盤收於70.81元,以147.76%的漲幅位居創業板28家公司漲幅榜第四位。以收盤價70.81元計算,持有288萬股的馮小剛(認購價0.53元),賬面價值已經高達2.04億元,持有216萬股的張紀中(認購價0.53元),賬面價值高達1.53億元,持有180萬股的黃曉明(認購價3.0元),賬面價值高達1.27億元。另外9位明星股東也毫無懸念地成了股市中的千萬富翁。其中,李冰冰、張涵予的股市身家都達到了2549萬元。
從天堂到地獄往往只需要一天的時間而已。財富效應以驚人的數字演繹著,中小股民們也與創業板公司的創始人和明星股東們一起感受著"一夜暴富"的瘋狂。
暴漲之後,必是暴跌。首日輝煌之後,創業板便走上了價值回歸之路。正如巴菲特曾說,"只有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不斷的暴跌讓那些首日追漲的投資者悔不當初。
11月2日是創業板上市交易的第二個交易日,在經歷了一輪瘋狂的爆炒之後,創業板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28只創業板股票中有27只以跌停開盤,唯一倖免的吉峰農機(300022)開盤跌幅也達8%。截至收盤,創業板公司共有25只股票下跌,其中20只個股跌停,平均跌幅達百分之8.15%,最終只有吉峰農機一隻個股漲停,一隻個股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南風股份(300004)則與首個交易日持平。
從換手率上看,從20%到55%不等,漲勢較好的個股換手率較大,而加上週五普遍80%以上的換手,創業板28只個股基本上籌碼全部轉移到二級市場上來了。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動態市盈率80倍的高估值已極大地透支了創業板未來,在缺乏機構投資者參與的情況下,創業板之後的走勢不容樂觀。有市場分析家表示,創業板首批上市的股票由於估值泡沫迅速顯現,已過"警戒線",投資者需要謹慎參與。創業板首批公司或將重演中小板首批8家公司在上市後的走勢。
世紀鼎利超募479.52% 近期63家新股平均超募達115%
近期新股發行出現了嚴重的超募現象,統計顯示,2009年12月份IPO的63家公司(深圳燃氣由於沒有相關數據而不在統計範圍內)共募集資金9506872萬元,而這63家公司原計劃募集資金4412617萬元,超募額達到了5094255萬元,平均超募比例高達115.45%。其中,世紀鼎利超募了479.52%,本來計劃募集資金21259萬元,但由於市場慷慨,實際募集資金達到了123200萬元。
統計可以看出,超募現象其實有兩個特徵:一是大盤股的超募現象並不明顯,如中國西電的超募比例為33.73%,二重裝備為22.16%,遠遠低於115.45%的市場平均值。這主要是因為市場積極追捧小市值新股,願意賦予更高的新股發行價,從而導致了超募比例越來越高。
二是發行時間越近的新股,超募現象越明顯,世紀鼎利就是今年1月份發行的,相反第一批發行的創業板新股超募現象並不是太突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新股不敗神話尤其是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使得越來越多的資金願意在新股發行時給予新股較高的發行價格。但近期新股首日漲幅卻有下降趨勢,也就是說,新股超募其實是以二級市場反哺一級市場為代價的。
正由於此,有觀點認為,如果新股市場化發行方式得以堅持的話,那麼,新股發行可能會出現兩個趨勢:一是首日漲幅越來越低,不排除近期就出現中小板、創業板新股開盤價接近發行價甚至破發的可能性,本週三上市的創業板新股中就有個股漲升不超過20%。二是在新股首日漲幅降低的同時,新股發行價可能也會漸漸趨於理性,從而使得超募現象有所降溫。
新股超募對這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層來說不啻是一個考驗,即該如何有效運用這批由二級市場"奉獻"的寶貴資金。正是基於此,當前市場相關各方也密切關注著新股超募現象,有報道稱"目前監管層已考慮在新股發行過程中進行'承量控制'的可能,從源頭上解決超募問題"。這一點,目前監管層對上市公司的增發募資流向已經有所"監控":對募資投向流動資金和還債等事項設限,相關公司也因此調整了增發額度。
所以有業內人士就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當前新股的超募資金的使用去向,如果能夠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尋找新的項目或者收購同業資產的,就可以引起高度關注。因為這個新的投向是市場之前無法預期的,從而具有超預期增長潛力,中利科技等就是如此。
創業板搶錢式發股走到盡頭
從去年10月底首批28家創業板新股平均漲幅106%,最高的金亞科技(300028)達209%,才三個多月時間便高台跳水猛降至23%,創業板打新收益縮水之快令人驚詫。
新股跳水警示發行體制
從100%到20%,創業板上市收益大幅跳水,這是對現行發行體制的當頭一棒,說明高市盈率、高發行價、高超募的"三高"發行機制已經走到盡頭;如果在市場化大旗下繼續毫無顧忌地人為"做"高發行價,破發將勢所必然。那種幾近搶錢的天價發行,最大的受益者是大股東、創投以及承銷商等利益相關者,最大的受害者便是中小股民,個中利害關係一目瞭然,可監管部門就是放之任之,終於迫使市場不得不以大跌來強行糾錯。
創業板正在成為中國最快速的"造富機器"。據統計,不到100天時間,創業板已經製造出142個億萬富翁,甚至還有年僅13歲的千萬富翁,50家公司募集資金規模達到304億元。可是,昨天的大跌粗略估算,市值損失就在7000多億元,其中流通市值近5000億元。在極少數人暴富的同時,億萬股民損失慘重,這難道就是我們要的市場化發行嗎?
發行價與收益率背道而馳
數據顯示,創業板基本按照一級市場越發越高,二級市場收益越來越低的軌跡運行:第一批28家發行平均市盈率56.6倍,上市首日漲106%,市盈率拉升到106倍;第二批8家平均發行市盈率76.48倍,上市首日漲45.21%,市盈率拉升到111倍;第三批6家平均發行市盈率78.11倍,上市首日漲31.98%,市盈率拉升到103倍;昨日上市的第四批8家平均發行市盈率88.62倍,首日漲23%,市盈率拉升到109倍。即二級市場市盈率基本在100倍出頭,而昨日深交所公佈的創業板(42只,不含8只新股)平均市盈率為102.7倍。
搶錢式發股是癥結所在
也許有人會說,上市後二級市場還有2成多收益,說明市場化發股的路子還是對頭的;還有什麼市場化發行就是要讓一級市場同二級市場接軌,云云,此言大錯特錯。且不說2成多的收益是以100多倍的市盈率為前提的,而100多倍的創業板仍屬高估,更重要的還在於,中國股市的二級市場已完全市場化了,而一級市場還帶著很深的計劃痕跡。就如銀行信貸,監管部門在必要時不也進行窗口指導,例如日前"各主要商業銀行已經收到主管部門口頭通知,要求全面停止1月份剩餘時間新增信貸"嗎?銀監部門是這樣,證監部門對搶錢式發股也不能不聞不問。如果中國創業板一面成批製造億萬富翁,一面頻頻破發,這個責任該由誰來負?
皮海洲:創業板上市公司離破發還有多遠
週三,中國化學跌破發行價,成為今年首只破發大盤股。週四,次新大盤股中國北車再接再厲也跌破了發行價。至此,從去年恢復新股上市後發行的8只超級大盤股,已有5只出現了破發。
同新上市的大盤股相比,創業板上市公司可就要幸運得多。如果以發行價市盈率相比較,目前上市的創業板公司則要高得多。第一批上市的28家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56.7倍。第二批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猛升至83.59倍,其中,市盈率最高的金龍機電為126.67倍,它也是目前已經上市的50家創業板公司中市盈率最高的一家。第三批和第四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市盈率則分別高達78倍和82倍。由於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流通盤非常小,它們上市後容易受到游資和中小股民的投機炒作,因而,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出現跌破發行價的情況。
然而,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創業板上市後沒有破發之憂的好日子不期不遠了。
由於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發行價越來越高,加上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數量迅速增加,四批創業板公司首日上市的平均漲幅和最小漲幅均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下降。第一批28家創業板公司首日上市的平均漲幅高達106%,漲幅最高的金亞科技高達209.73%,漲幅最小的南風股份也上漲了75.84%。隨後上市的第二批8家公司首日上市的平均漲幅迅速下降到45%,漲幅最小的同花順只有33%;第三批6家公司的平均漲幅只有32%,漲幅最小的上海凱寶只有20%。週三剛剛上市的第四批8家公司的平均漲幅再次下降到23%,漲幅最小的星輝車模,僅僅只有13.73%。
創業板公司上市後的市場表現也越來越差,龍頭股的表現最為明顯。吉峰農機作為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龍頭股,它在二級市場的表現極為充分,對其它創業板公司股價的帶動作用也非常明顯。上市後第二天,吉峰農機便以漲停板開始了一輪風光無限的暴漲行情。在總共20個交易日內,吉峰農機的股價便從上市首日收盤價的35.31元,一路狂漲到最高的96.50元,漲幅高達173%。如果以發行價計算,累計最高漲幅更是高達443.7%。正是由於吉峰農機的帶頭作用,首批創業板公司上市後幾乎沒有出現象樣的調整,便迅速展開非常可觀的上漲行情。鋼研高納作為第二批上市創業板公司的龍頭,其在上市後的五個交易日,大幅暴漲了45%,龍頭地位十分明顯。由於快速轉入持續暴跌,鋼研高納對同一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股價的帶動作用遠遠沒有吉峰農機那樣明顯和持久。目前,除了同花順、超圖軟件和鋼研高納三家公司的股價稍高或者接近首日上市收盤價外,其餘5家公司的股價則大大低於首日上市的收盤價。朗科科技勉強算是第三批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龍頭股,在上市後的10個交易日內,它的最大漲幅只有16%,而它目前的股價比首日上市收盤價還要低6%。至於其它5家創業板公司,跌幅則更大。
截至週四收盤,在已經上市的50家創業板公司當中,有二家公司的股價較其發行價已經相當接近,跌破發行價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第三批上市的上海凱寶,目前的股價是40.30元,離其38元的發行價僅僅只有6%的空間。而上市僅僅兩天的星輝車模,目前的股價只有48.64元,較其43.98元的發行價,只有區區10.6%的空間。到底誰會成為首只破發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投資者可以拭目以待。
- Jan 22 Fri 2010 12:04
午評薈萃(1.22)
午評薈萃(1.22)
今日午評:許多擔憂並非毫無道理 機構們最糾結地方
今日市場消息面:60家基金公司的595只基金2009年四季報22日披露完畢。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四季度基金大幅加倉5.91個百分點,可比的主動投資股票方向基金倉位猛增至85.97%,創歷史新高。報告期內基金整體盈利達3252.67億元,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出現逾千億份淨贖回。
國務院總理*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淘汰落後產能工作。
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作為首個獲批復的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是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對於探索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新途徑和新模式、深入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股指期貨的準備工作又進一步。記者從相關渠道瞭解到,中金所從1月20日起,為已經取得會員資格的期貨公司,按照全面結算會員、交易結算會員和交易會員分類,集中辦理入會相關手續。期貨公司將獲得相應席位,並繳納基礎結算擔保金和最低結算準備金。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昨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09年我國GDP同比增長8.7%,"保八"超預期,國民經濟實現V型反彈。他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而且增長質量將不斷提高。同時,他對今年的通脹形勢表示擔心。
今年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流通元年。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兩市流通比例達到六成,到今年年底,A股市場將基本實現全流通,流通市值占比將接近九成。股改將中國股市帶入全流通時代,全流通時代將促進市場格局發生新變化。
受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採取措施限制商業銀行規模的講話的影響,21日紐約股市連續第二天大幅下跌,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200點以上。A股的受外圍影響也不容小視,早盤滬深開盤報3118.72點,跌近45點左右。離半年線只一步之遙。
盤口顯示,首批28家公司的機構所持網下配售股將解禁。據《每日經濟經濟》記者統計,這28家公司的網下配售股份高達1.22億股,若以昨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高達56.72億元,機構累計賬面浮盈為25.77億元。考慮到目前創業板慘淡的成交量,以及參與配售機構浮盈較大,這批巨量的解禁股或將成為創業板近期的一顆"定時炸彈"。今日創業板個股集體下跌10家跌幅在5%以上,跌幅最大為華力創通(300045)逼近跌停。隨著貨幣政策趨緊市場結構分化將進一步加劇,半年線重心逐漸下滑。
今日是週五,投資者本能上會擔心週末消息面變化。以當前形勢而言,可能擔心利空者會多於預期利好者。重要的是,許多擔憂並非毫無道理。筆者認為,不管是銀根,還是印花稅等事項,均有可擔心之處,如果是明顯不可能的事,謠言也不會有那麼大市場了。因此,不排除股指再度下殺的可能,投資者宜繼續謹慎。當前股指如果迅速向上反攻,則震盪格局不變,投資者也不見得會踏空多少;可萬一再度下殺,則破位即告確立,故即使從博弈角度看,也應以派發為主。
有市場人士分析,實際上,聯繫到近期近期管理層的動作,就不難發現A股緣何難以上漲了。昨日央票利率再上調4個基點,這已是年內第三次上調央票利率了,而本周剛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再聯繫到新股頻發,管理層已在釋放資金緊縮的信號。而且昨日數據中,去年12月CPI增幅達1.9%,更讓機構擔心進一步緊縮出台。在這樣的情況下,究竟該依照經濟基本面超預期而做多還是順應流動性緊縮而採取防禦措施,正是機構們最糾結的地方。可以說目前A股正處於經濟基本面向好但流動性逐漸退出,還未適應過來的陣痛期。
這樣的陣痛究竟要過渡多久尚難預料,不過昨日數據發佈後,港股收盤大跌2%,中資股普遍大跌,也反映了海外資金對A股短期不太樂觀,而從形態上看,港股K線形態已跌破去年11月以來形成的平台底部。儘管昨日滬指仍守住下軌支撐,但操作上,還是宜做好支撐位被擊破的心理準備。
不過,我認為,即使股指短期上升通道被擊破後,也不意味著洪水猛獸般的熊市到來,無非是再向下尋求新的支撐而已;即使短期支撐跌破後,股指仍然運行於從1664點起來後與去年3月和9月低點連線構成的長期上升通道之上。經濟實實在在的V型復甦將對市場形成堅實的支撐,而等市場度過這個陣痛期後,市場仍有望回歸到基本面主導的軌道上運行。
- Jan 04 Mon 2010 14:19
曾淵滄專欄:升市投資法唔博勁跌股
曾淵滄專欄:升市投資法唔博勁跌股
2009年的第一個交易日,我向大家推薦 4只藍籌股,那是富士康( 2038)、中信泰富( 267)、中電控股( 002)與香港電燈( 006)。
推薦富士康與中信泰富,是因為這兩隻股是 2008年跌幅最大的藍籌股,當時我認為大市應該於 2008年 10月底已見底,因此 2009年是大反彈期,股市大反彈,跌得最重的,反彈的力度應該最強。 2009年結束了,中信泰富股價上升 149%,而富士康更上升 250%,為所有藍籌股中的升市之冠。
推薦中電與港燈,是適合那些對金融海嘯陰影揮之不去的人,這兩隻藍籌公共股是收息首選。可惜, 2009年這兩隻股的股價逆市下跌,中電跌 0.29%,而港燈跌 2.99%,幸好,收了股息之後仍算是有微利,如果你今年依然是個保守的投資者,中電與港燈仍然應該是你投資組合中的一部份,用來收股息。
2009年藍籌股中跌幅之冠是什麼股?是中國移動( 941),去年我那套選股方法──即選跌幅之冠來投資的方法,今年還能再用嗎?
兩原因限中移升勢
放大圖片
應該不可以用了,原因是 2008年是股市在一個大週期中的見底年, 2009年是見底後的大轉勢,既然是轉勢,跌得重升得多就是正常的,但是 2010年的走勢應該是持續 2009年的升勢,是順勢而不是轉勢,因此 2009年的理論不能再用,大家只能耐性地等多幾年,等另一個大週期的跌勢見底時,再來捕捉像富士康、中信泰富這一類的機會。
為什麼中移動會成為逆市下跌的股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中央政策的改變,中央政府不希望中移動一家獨大,刻意培養中國電信( 728)與中國聯通( 762)與之競爭,競爭大了,利潤分薄是自然的道理;第二個原因是投資者開始將中移動當成公用股,像中電、港燈這樣的公用股,即只適合保守的投資者,穩健但是增長慢,許多股票的股價之所以很高,是因為投資者願意以高 PE來買,希望企業高增長可以在將來壓低目前的高 PE。
中移動現價的 PE僅 11倍,因此,不是今年的藍籌首選,但應該是穩健中帶進取之選。
曾淵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