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蝸居

2009年12月29日

投資者日記

畢老林

‧香港M型社會現象愈來愈明顯,一場金融海嘯更令大批原屬中產階層的市民,遭遇意想不到的經濟問題。「大學儲蓄互助社」有助解決學界人士的問題,詳見22頁「投資行為論證篇」。

‧打擊盜版人人有責,這是涉及知識產權及保護創作的行動。不過,內地打擊盜版影視網站時,其本身也蒙受不少經濟損失,詳見35頁「財經觀察」。

‧克魯明對美國過去十年表現大為失望,他指出,從經濟角度而言,這十年可稱之為「大零蛋」(Big Zero)時代,零職位增長、家庭收入也是零增長,詳見35頁。

12 月28日,周一。A股隨外圍造好,上證綜合指數升47點,收報3188點。港股長假後仍然「靜局」,恒指早段隨A股上升,午後賣地成績一般,大市借勢回吐,恒指單日轉向倒跌36點,收報21480點,全日成交僅378億元,投資者寧作壁上觀,實行少做少錯;期指低水13點,短期仍乏方向。

藍籌股交投淡靜,資金轉戰半新股,太保(2601)即將晉身MSCI成分股,理論上指數基金將被動追貨,太保股價升4.7%,收報30.95元。龍源電力(916)再創上市新高,一度見10.3元,收報10.12元,升0.3%。春天百貨(331)及中國玉米油(1006)亦雙雙創上市新高。

賣地成績一般

大埔最後兩幅臨海商住地白石角D1及D2地皮,以104億元成交,屬市場預期下限。D1地皮由信置(083)獨資奪得,作價51.5億元,較底價高出 42.9%,地價相當於每方呎7145元。D2地皮由信置與嘉華(173)合資奪得,作價52.5億元,較底價高出45%,地價相當於每方呎7283元。

發展商「麵粉」愈賣愈少,老畢記起澳資大行早前一份報告中推算,地產股土儲只夠三年半之用,較歷史平均四至五年為低,而且發展商補充「麵粉」渠道相當有限,未計今次賣地,今年來新土地供應只有幾宗,包括科達在拍賣中奪得上水「蚊型」地、中國海外(688)為粉嶺農地補地價,以及信置兩奪市建局招標項目。

發展商「麵粉」少,意味可以賣的「麵包」亦有限,相信將繼續惜售,以「頂住」樓價及毛利率,避免盈利大幅下滑的風險。

快活不知時日過

幾天聖誕假話咁快放完,快活不知時日過,又是回歸工作間動筆動思考的時候。聖誕鐘聲甫落,基金經理外遊未返,散戶你眼望我眼靜候新的一年來臨,單看成交,便知大部分投資者尚未收拾心情,買賣意欲比假前還不如。

聖誕後有西曆年假,呢個禮拜又係long weekend,2009年餘下三個交易日,睇怕都係三幾百億上落,一直悶到年終。個市咁靜,適逢假前假後中港兩地市場焦點都是賣地,不妨「舊事重提」,談一些內地樓市相關話題。

冬至那天,老畢借北京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Patrick Chovanec把口,探討了中國壓抑房地產泡沫問題。平安夜那天,Chovanec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訪問,再次就內地樓市泡沫發表高見。

老畢看了訪問稿後,發現大教授的觀點跟12月22日在下文中所引大同小異,簡而言之,就是中國政府以二手房轉讓價值為基礎徵稅,只會鼓勵投資者延長持有物業的年期,令住房的真實價值無法透過二手市場反映出來;內地遲遲不效法西方以住房估值為基礎開徵物業稅,從加重「囤積成本」、懲罰空置行為手為樓市降溫,其他針對炒風的措施,諸如收緊二手房轉讓營業稅或增加發展商購地首付要求,俱無法對症下藥,輕則事倍功半,重則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上述觀點,老畢在〈中國地產謎局︰治標容易治本難〉一文中已提過,讀者看來也許並無新意。然而,Chovanec在CRI訪問中談及一些跟內地樓市相關的社會和金融現象,卻大有注意價值。

電視劇引爆熱話

近日家寶總理論及房地產,強調政府重點工作第一項是要加大「安居工程」。老畢相信,總用心良苦,設法令人民安居樂業。不過,今年中國房地產最潮的關鍵詞不是「地王」,而是「蝸居」:一套國產電視劇引爆的城中熱話。

《蝸居》一劇觸及多個社會敏感議題,講述女主角大學畢業後結婚,在大城市如何為一間房子「使手段」,百姓賺錢能力嚴重跑輸房價上升速度,於是乎,置業成為現代年輕男女最大的「理想」;說得嚴重一點,已變作生存的最大欲望。當然,劇情還有許多刺激收視的元素,諸如婚外情、含沙射影的「八卦」橋段,但關鍵是此劇帶出高房價問題,否則難以引起觀眾共鳴,遑論社會輿論。由於劇情太富「爭議性」,搞到國家電管局公開批評《蝸居》「靠葷段子、官場、性等話題來炒作」,有「敗壞社會風氣」之嫌,電視台最後刪刪剪剪草草收場。

「買樓,等於同銀行打一世工。」此等慨嘆,香港人十之八九都有,對「蝸居」現象有深切體會。然而,中國式「蝸居」可能更加殘酷。客觀一點計算,根據大摩的研究報告,上海樓價相當於百姓平均年入的八倍【圖一】﹔而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生每月工資介乎3000-4000元(人民幣.下同),當地新樓每方米索售1.1萬元,每月償還按揭貸款已用掉收入60%。北京的情況更「嚴峻」,大摩報告指出,京城樓價是百姓收入的十四倍,每月按揭還款差不多佔收入九成【圖二】。內地一線城市樓價是否處於可負擔水平?總也許又要走入民間視察一番。

像《蝸居》這類題材,因搔觀眾心中癢處而引起話題,絕非電視劇那麼簡單。官員講多錯多,他們不知道的是「愈禁愈好奇」的道理和「愈罵愈好賣」的效果,張藝謀執導的《三槍拍案驚奇》就是最佳例子。老畢在聖誕節那天看了此片,左右無事,一談無妨。

山寨電影成大業

《三槍》翻拍高安兄弟成名作Blood Simple,美式驚悚情節,背景落在大漠,說盡東北式笑話,攝影風格大紅大綠。單看卡士有趙本山高徒沈小陽,《江湖外傳》風騷老闆娘閻妮,內地觀眾心中有個譜,但香港觀眾是否笑得出就難講了。

結果?張大導首次拍喜劇,網民評語不是「爛」就是「俗」,套句廣東話就是「之作」。吊詭的是,自從《英雄》打後,張大導作品一齣比一齣爛,票房卻一部比一部高,大陸上畫四日票房過億,聖誕後破2億元,據聞拍製成本不過8000萬,有網民索性譏《三槍》為搶錢大戲。

可是,這又有何不可?光看數字,中國內需消費市場何等龐大,誰都打算進來搶。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表示,2009年全國電影票房將突破60億元,較2008年的43億元增加40%。今年底至新春期間的九十三天裏,將有多達五十齣新片上畫,周轉率高得驚人。

近年內地電影,賣座與否可說無路可捉,卻造就了不少搶錢機會。《2012》、《變形金剛》、《建國大業》這類大製作,平均票房超過4億不足為奇﹔《非誠勿擾》上了賀歲檔期,收3.4億卻教人嘖嘖稱奇。另一類賣座電影是像《三槍》一樣的「山寨片」,低成本,喜劇居多,一至兩名演員場,且幾乎無一例外劣評如潮。然而,這類電影卻把「以小博大」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如細價股爆炸性上升,票房隨時過億。據搜狐報道,《大內密探零零狗》成本3000萬,內地票房達1.25億。大話怕計數,回報如何,識數手指都計得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ered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